close
借一下別人的標題,發表一下自已的感言。

這篇文章的連結是: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255180.shtml

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教育當局不會有一針見血的答案。我的解決方法希望還大一點。蠻奇怪的,其實自已從小到大就是有點後段(程度差)的學生吧,早就不知道被老師放棄到那裏去了,正因為如此,到了大學碰到好老師和尊重你的老師,那種感覺才會更刻骨銘心和極為感恩。但是就我的觀察,在台灣的教育體制裏面,老師為了要爭面子爭升學率,放棄程度差的學生這種事早就行之有年,讓人見怪不怪。對跟不上的學生來講,台灣的教育環境給他們的是備嘗冷暖,或是長時間的羞辱和歧視。想在這裏環境中去找答案,無異是緣木求魚。如果台灣老師的成就,是看這個人教出多少建中或是多少台大,那麼這些老師越是勇猛精進,就越快會放棄那些沒有辦法讓他們達到業績的這堆學生,就是那些後段班程度不好的學生。多救一個後段班的學生,帳面上看不到任何東西。因為這個學生可能是從墮落到吊車尾考上一個沒沒無聞的學校,而家長和其他老師,根本不會在乎這種「成就」。比較起來,班上一半的人上建中或是台大,剩下的全部滾的遠遠的,「業績」反而是「亮麗」到不行。這種心態現在還是沒有改,那老師的標準怎麼會改?不可能改的。

所以很簡單,我自已是過來人。我知道這些人想要什麼。你們想學的,別人不教,我教。別的老師放棄你,PengTitus老師永不放棄你。我的教學掛在網路上,任你下載、重看、重聽、反覆聽、倒轉聽再反覆聽。一年365天24小時,只要你連上網,我的教學都在那裏等你。我不刪掉也不收費。保證絕對有教無類,對每個人的態度都一致。如果某一個單元我教完了你不好好學,那可不能怪在我頭上,對吧?但是只要你一想學,我的教學依然在網路上等你,絕不會生氣也不會冷言冷語,我保證。

如果有人想學什麼東西可以寄信到我信箱:PengTitus@yahoo.com,我儘量找時間弄。至於找教育部解決這種問題?別呆了。他們辦不到,你希望越久,意思就是你當了越久的呆子,就這樣。

底下是原文:
----------------------------------------
學生的問題 正是辦教育者的責任
【聯合報╱社論】

2009.11.17 03:24 am


教育部長吳清基日前對於洪蘭教授批評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表現一事發表看法。他認為,洪教授的評論是「一針見血」,點出當前大學生不認真、不積極、不若中國大陸學生上進的問題。但一針見血只是描述問題刻劃的清晰,而這些問題究竟會不會在日後有所解決,則教育主管當局卻未能進一步說明。

未料,前天台大校慶,校長李嗣涔期勉學生對外界的批評,要有「有則改之,無則勉之」的「雅量」;台下聽講的學生卻照樣打瞌睡、吃早餐,有人還索性玩起掌上型遊戲機。事態如此,大學的通識教育與德育究竟要如何改進,我們也尚未看到建設性的討論。

洪蘭教授對於台大醫學系學生的批評,已有許多面向的社會回應。有人贊同洪教授的看法,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太自我中心、太不珍惜社會給予的協助與支援,確實該給予批評。也有人認為洪教授以一個相對普遍的現象為觀察,卻對特定的觀察對象(台大醫學系)做批評,聚焦有偏差、方式也有爭議。在此,我們不擬對前述正反意見做評論,只想從一個大家忽略的辭句││「把位子讓出來」││出發,解析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希望他們提出更積極的改進做法。

老師對學生說「不想讀,就把位子讓給別人」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嚴厲的責備。美國布希當局教改的口號是no child left behind(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台灣教改則宣稱「把每一個孩子帶起來」,意義上相當接近。東西方面對的教育問題雖然不同,但是其「人本」的共通點應是並無二致,就是不輕言「放棄」。教師若放棄學生,學生就失去了教育。

的確,在廿世紀康德哲學的引領下,啟蒙開竅、性向發掘、自我實踐這三個面向,應該是現代教育的大原則。但是一種米養百種人,雖然社會與家庭提供種種誘導學子向善向上的環境,總是難免出現不肖分子的脫軌忤逆行為。從終身教育的角度觀之,這些脫軌行為隨時可見,但在處置態度上卻有很大的差別。在學校教育階段,學生犯錯老師或學校也會予以處罰,而離開學校之後,違逆社會規範更會有刑罰的制裁。但學校處罰與刑罰之間卻有一點根本的不同:刑罰有可能放棄一個犯過者,但教育工作者卻不會也不應放棄學生。

任何奉行人本理念的老師都沒有放棄青年學子的理由。學校原本就是個練習社會規範與互動的場域,而學生上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互動中學習及體驗規範。上課時干擾到他人、不尊重他人,都是該被糾正的行為,而做老師的任務之一,就是要不吝導正學生。但無論如何,老師與學校唯一不能做的處罰,就是放棄學生。教師不放棄學生,學生才不會放棄自己,而有改善自己的機會。

台大醫學系是很難考的,學生有比較優異的資質是很難得的,國家為他們準備那麼多資源是很珍貴的,社會對他們的期待是很高的,天之驕子卻如此暴殄天物是很浪費的,上課吃泡麵打瞌睡是很不尊重人的;以上的批評我們每一項都同意。但正因如此,學生需要教育。

既然台灣的課堂倫理與通識教育有這麼嚴重的問題,我們的教育主管當局,包括大學與教育部,總要提出改善的做法才是。教授們已經批評了、學生們已經回應了,唯獨教育當局像是個旁觀者,態度上頗為消極。我們既不能消極地放棄學生,能不能積極地想些補救的做法呢?既然通識教育不當地被當成營養學分,有沒有什麼改善的辦法呢?學生們的德育與群育如此之差,難道導師制度不能做些變革嗎?現在,有人點出了尖銳的問題,我們更期望看到教育當局「一針見血」的解決方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gTitus 的頭像
    PengTitus

    環保學習 知識分享

    PengTi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